毛毛大百科
Advertisement
毛毛大百科


日月潭(邵語:Zintun 或 Zintun a Wazaqan;閩南語:Ji̍t-goa̍t-thâm),是一個位在臺灣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村的半天然淡水湖泊兼水力發電用水庫;該潭是臺灣本島面積第二大的湖泊(僅次於曾文水庫)及第一大半天然湖泊兼發電用水庫。該潭平均水面海拔約736公尺,常態面積約7.93平方公里(滿水位時約8.4平方公里),最高水深達27公尺。其蘊含自然生態豐富,但其中有非常多是外來種生物。
該潭是臺灣原住民邵族生活的主要地區之一;生活在該潭四周的族人稱其為「水社海」。由於過去當地附近平埔族稱居住於山裡的原住民為「沙連」,當地又是山區最大的積水盆地,日月潭及其周圍地區因而得名「水沙連」。此外,尚有「水社大湖」、「龍湖」、「珠潭」、「雙潭」等名稱。其今名為日潭與月潭之合稱,該二名分別來自對其兩大組成部份水色及輪廓的描繪。同時,該潭景色自古以來經常受人讚賞,並自日本統治時期以來多次被有關當局列入臺灣八景。

據點特色[]

日月潭原為臺灣最大的天然湖泊,水源全仰賴雨水供應。潭中有拉魯島(舊名珠嶼島、光華島),島東及北側形圓如日,島西南側狹長微彎如月,故名「日月潭」。
1918年7月,臺灣電力株式會社開始在日月潭興建「門牌潭發電所」,但由於資金的不足,拖到1919年才大興土木。1934年6月完工,並改稱日月潭第一發電所。其相關工程包括在武界建壩攔截濁水溪上游萬大溪水,開鑿人工引水隧道至日月潭以供給水源,而發電後的水則被引導注入濁水溪支流水里溪,從此日月潭變成濁水溪水系的一環。
為了運送電廠興建所需要的材料,集集線鐵路因此孕育而生。完工後的日月潭的水位上升,湖面面積也從原來的4.55平方公里擴張至7.73平方公里,當時稱為「珠嶼島」的潭中島面積也小為縮小。
1944年發電廠遭飛機轟炸損壞,發電停頓。1946年臺灣電力公司成立,隨後修復電廠恢復供電,1948年10月改名為大觀發電廠。
1970年,日月潭定為省定風景區,1999年的921大地震後,進行重建工作,並設計新的服務計畫,2000年1月,成立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除日月潭外,北面擴大至魚池鄉,東至水社大山,西至集集大山,南至水里蛇窯。

消費價目表[]

(20xx年xx月xx日資訊)

  • 商品1:10 USD
  • 商品2:20 USD


消費者與訪客注意事項[]

  • 注意事項一
  • 注意事項二


獸裝扮演[]

特別活動[]

Advertisement